高速铁路项目投融资风险控制对策 一、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概况及政府投融资现状 (一)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在我国铁路专线中十分重要,属于“四纵”客运专线之一。京沪高速铁路以其资金庞大、建设里程长、建设标准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规划项目之一。这条线路的起点是北京南站,中间经过 21 个停靠站,最终到达上海虹桥站,总里程长达1318 公里,贯穿京、津、上三个直辖市,同时跨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线路的跨越性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之间的经济沟通。线路上的 23 个车站基本上都是新建的,在沿线旅客需求迅速增长的趋势下,更多的经济新区将会围绕这些车站诞生。京沪高铁的建成,有利于沿线地区加快进展,促进城乡规划的优化调整,形成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二)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现状 为了更好地支持京沪高铁的建设,国家共投入资金 2209.4亿元人民币,是除三峡工程之外最大的项目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是政府通过投融资手段融合从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多元化渠道获得的。在该项目建设开始阶段,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负责线路建设过程中的集资和线路完工后的运行情况跟踪,同时还需要确保出资者的资产保值和增值。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由平安保险、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山东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等 11 家公司参股。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100 亿元,其中,铁道部投入资金 400 亿元,占 35%的股份;以平安保险为首的11 家公司共投资 160 亿元,占 13.93%的股份,仅次于铁道部成为第二大股东;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江苏、山东、河北、安徽等省市的地方政府投资占 20%左右;四大国有银行中,工行、农行和中行三大行分别投入资金 100 亿元,占 9%的股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投入资金 100 亿元,占 9%的股份。此外,海外基金会也投入部分资金。从该项目的基本投融资结构可以看出,最大的出资方是政府,民营资本投资所占比重较小。但与其他高铁项目相比,中央政府出资比重已有所降低,地方政府及民营资本的投资比重相应提高。 二、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分析 (一)财务风险分析 京沪高速铁路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铁路总公司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或本金而致使公司倒闭的可能性风险。 1.铁路总公司的负债规模及盈利能力。由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负债逐年增加,京沪高铁项目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铁路总公司,因此其财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