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文章针对高速铁路大进展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开设时间、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铁道工程专业人才学习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大进展;铁道工程;工程项目管理 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分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高铁建设成本大概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逐渐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明显优势[1]。这对具有铁道工程专业背景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人才培育模式带来了新的动力。基于此,为提高我国铁道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能力,文章结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开设时间、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高速铁路大进展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开设时间。目前,铁道工程专业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内,即在学生掌握了部分专业课知识之后再进行学习[2]。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集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其知识体系复杂,主要涉及工程项目的组织、成本、进度、质量、合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信息等管理内容。可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可知,大多数学生常常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缺乏兴趣。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学生对工程管理缺乏主观认识,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很少思考技术与管理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对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关注;另一方面,为避开与学生毕业实习或考研冲突,学校一般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八周内结束,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复杂,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或了解相关理论,忽视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将直接阻碍铁道工程专业人才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运用,影响高速铁路“走出去”的进展战略。(二)知识体系讲授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讲授方法是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体系的关键。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讲授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即老师为主导,一般根据章节顺序讲授。可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知识体系复杂,学生常常学了后面的内容忘了前面的内容,导致一学期课程结束后,所学知识难以构成一个体系。同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仅以课堂讲授知识,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工程中,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积极性。现有讨论提出,在讲授知识体系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