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环境保护讨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云南经济社会进展的最大短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适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建设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区域协调进展新格局[1]。为适应云南省经济社会进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快构建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云南省正在大力进展高速公路,发挥高速公路交通的支撑引导作用。同时,云南省又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关键地区之一,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何协调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云南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概述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道网规划修编(2024-2030 年)的通知》,“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开工建设国家高 速 公 路 15 个 1946km 、 省 高 速 公 路 67 个 5240km , 建 成6000km。“十三五”末期,云南省通车里程将达到 10000km,实现 16 个州市、125 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中的“两纵两横”全线贯穿、“两环”全面建成,建成 21 条出省、5 条出境通道。2024—2030 年,加密提升,云南省高速公路全面成网,“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高速公路网全部建成,通车里程达到 1.45 万 km[1]。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山区占国土面积的 96%,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重要湿地、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数量多、面积大、分布广,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有必要重点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云南省高速公路线路布局的制约,加强前期讨论,结合现行国土空间管制的相关要求,探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的环境保护问题,确保线路布局顺利实施。这也是云南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需要统筹考虑的现实问题。 2 高速公路建设运行的主要环境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运行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占用或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典型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使穿越区域的生境破裂,减少区域生物数量,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将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不利影响,诱发部分地质灾害。其次,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将产生交通噪声影响、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