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在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实行多年,存在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职业能力;顶岗实习 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是突出职业特点,培育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培育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是整个人才培育过程中重要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毕业设计模式问题诸多,未能达到该环节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进行了改革尝试,对毕业设计的开展形式、选题和过程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快速进展,就是因为强调技术应用而非学科体系,但在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上,沿袭本科教育的模式,显然不太合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整个过程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要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难度较大,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方案往往要划框框定调子,学生基本上根据老师的设计意图去实践,引领学生按毕业设计程序亦步亦趋地走过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题目虽然进行了审核,但类型繁重,毕业设计的难度、深度要求因人而异,因此不同课题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相差甚远,多数学生实践动手机会较少。1.2 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通常为 6-8 周,这个时间段找工作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单位要求其上班,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今日,学校不能不让学生去就业。而没有找到单位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或者准备专升本,个别学生为了将精力放在专升本考试或躲避毕业设计,开个假就业证明去单位实习,因此,大部分学生投入和时间和精力不足,很难在正常情况下按时完成。 2.改革措施 根据教育部教高【2024】16 号文件指出的“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从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2.1 改变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形式 传统的毕业设计是所有学生在老师提供的课程范围内进行选题,然后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有悖于教育部教高【2024】16 号文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