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质量保障重构的几点新思考 质量保障理念的转变是高职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的行动基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质量观和质量保障观的转变是高职质量保障体系重构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1.质量观的转变是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的首要条件 1 本科教育的知识质量观:它是一种以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及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来衡量教育质量的质量观,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本科教育以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已任,知识的容量及知识的前沿性是衡量老师的质量标准,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是衡量学生的质量标准,因此,知识质量观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2 职业教育的能力质量观:它是 90 年代进入我国的—种“能力本位”思潮,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质量观念,以职业技能的有用性和熟练性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坚信“使用知识才是力量”,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改革初期的质量保障理论基础。3 高职教育的全面进展质量观:它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在能力质量观基础上进展而来的质量观,高职教育要求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养是高职人才培育的首要任务,高技能必须以高素养为前提,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全面进展的质量观。2.质量保障理念的转变是高职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的基础条件保障的词意解释为保护,使不受侵犯和破坏或起保护作用的事物,故保驾护航才应是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功能。1 监控不是质量保障的基本职能,全程服务才是质量保障的本职工作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时都无一例外地将监控列为质量保障的首要职能,认为只要对质量形成的条件如教材、教案、教学计划等实行了全方位的监控,教育质量就能得到可靠保障。这种基于工业文化理念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教育活动无论是教育对象还是实施教育的主体都是充满变数的、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只有通过为他们接受教育或实施教育提供全程服务,才能真正达到该学的仔细学、该教的仔细教的质量保障目标。2 评价不是质量保障的主要形式,支持与帮助才是质量保障的主要任务现行的质量保障体系,都将质量评价作为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学生评教、老师评学等做法,都以评价作为行使保障职能的主要形式。保障体系应是一个封闭的质量形成与提高系统,质量评价只是质量保障的一个末端职能,而且必须与质量改进提高相结合才有意义,对于现行的质量提高是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