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统一成本核算制度的构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素养教育改革在深化开展当中,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培育的基地,在办学特色上与办学宗旨上非常鲜亮,在办学体制上也要不断转变,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的构建,进而顺应时代进展潮流。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构建进行了分析,进而表现做好统一成本核算对高职院校进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制度构建;素养教育 成本核算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资源消耗根据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与集中处理,进而将总的生产成本计算出来的过程,成本核算是各级单位日常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也是成本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成本核算是否能够准确能对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等带来深刻影响,甚至对成本决策、后期经营带来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成本核算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制度构建现状 (一)成本核算制度构建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没有统一的、系统的成本核算制度,并且现行的成本核算大部分都是采纳的高等教育经费作为基本核算模式。但是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所使用的模式与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模式存在诸多差异。首先,在核算的重点以及分类上存在较多不同,高等职业院校经费核算模式注重的是学校的整体教育成本核算,是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高职教育的各项资源价值损耗,而不是某一科目或者层次下的学生学习产生的资源消耗费用。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模式能够根据成本核算的对象对各项资源耗费进行分配与归集,进而核算出准确的成本。 (二)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主体存在移位,成本费用意识非常淡薄。一直以来,我国对高职院校大部分都采纳“供给制”高职院校需要的所有费用都纳入到财政支出中,高职院校需要多少钱国家就会拨出多少钱,并且统一由财政部门进行预算。这样一来,会计主体与国民经济将成为两个大方面,国家开始参加到高职院校的成本核算当中,高职院校日渐表现出一种政府主导行为,高职院校在成本核算上对国家的依赖较大,不能结合自身进展实际情况制定出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不能占据主导的成本核算地位。 2.会计核算单一、成本核算职能弱化。传统意义上的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体系,只关注核算经费的支出,对绩效考核不是非常注重,常将教育成本核算排除在外。为此,国家在下拨教育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