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讨论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策略及手段,探讨了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的国内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在理论层面,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和法律规范,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难点和瓶颈亟待解决和突破。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分析 随着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学生所能接触到负面信息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要。因此这一阶段心理素养的培育是老师必须要给予重视的。但是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划概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校方与老师并不太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对于心理教育的内涵与实质也并不具备系统化的认知。假如要确保心理教育在这一阶段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校方与老师需要先对教学体系的完善提起重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1]。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措施 2.1 明确心理教育目标,确保心理引导针对性。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由于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先天弊端,许多老师都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视作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以教学过程的完成为目标,这样自然不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导作用,更不会帮助学生建立起坚实的思想基础,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够。所以在这一阶段,要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只有先明确教学目标,理解心理教育的主旨是维护学生的身心成长,而不是单纯去完成教学任务,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去规划教学,才能体现出对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视,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老师在规划教学时,应当摆脱固定思想的限制,融入更多沟通、沟通、开导的环节,引入体验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才能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引导与开导,情绪和心理都得到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真正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2.2 改革心理教育方式,保证教学符合时代趋势。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老师为确保学生在投入社会后能够尽快顺应社会趋势,应当审时度势改革教学方式,融入更多符合时代趋势的要素,增加社会心理学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社会对心理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在未踏入社会之前,就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另外,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要素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