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项目管理讨论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必须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本文主要从计划书填写、确认场地、论证以及论证意见汇总、组织办公会议以及办公会议意见填写、修改意见汇总、最终确认项目入手。详细阐述信息化平台优化内容,同时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关键词】信息化;项目管理 近年国内众多高职院校提出实验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理念,高职院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而成的内涵十分丰富的集成系统,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改造,最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的人力、财力及校内外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过程[1]。李依静[2]在职业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机制讨论一文中,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综合实训室为例,提出职业技术院校信息化改革的必定性和紧迫性。龚少卿[3]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策略讨论与实践中提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秩序化管理、有利于沟通沟通而且还有利于安全水平的提高。熊刚等[4]在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管理一文中提到,在实验实训室管理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科学、有效”的原则,实施、规划实验室管理工作,才能使其更为有效的为学生老师服务。虽然很多院校已经实行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但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化管理经验支撑,始终无法实现完整的实训室信息化管理。 一、优化项目管理板块目的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实训基地项目管理板块,学校领导、老师能够更高效、充分地了解项目方案、项目实施进度。另外,管理人员也能大幅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主管者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该板块,管理人员能全面收集实训室项目建设过程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统计核算可以为实训室的管理者提供极其宝贵的数据,作为实训基地下一步进展的决策依据,推动实训室管理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 二、项目管理的建设内容 项目管理的过程由五大部分组成:启动过程、控制过程、执行过程、计划和结束过程。通过分析可知,五个过程紧密联系,相互交叉,不是完全对立,截然分开的。针对实训室的项目活动,根据项目管理的过程,我们可将其生命周期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这五个阶段过程。1.项目构思以及计划书的填写。本阶段的操作角色为各分院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登录系统后,选择“建设计划书列表”,列表内依次有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