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阅读】一、法和法律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法和律的单字词,也有法律这种复合词。有的教材,比如说现代非常流行张文显的《二十一世纪法理学教科书》中讲到,法律一词是从近代从日本传来的,在《汉书·食货志》中讲:法律对商人看不起,但商人已经富贵。中国古代就重农抑商,但商人是富贵的。尊农夫,但农夫是贫穷的。张文显的书虽然一等奖,在里面的错误很多很多。在现代法语中,法这一词,一般说是广义的,是一种泛指。泛指那些被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那些规则。如社会主义法制的十六字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凡是国家机关制定出来的,具有国家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都是法。新宪法指的依法治国中的“法”都是一种泛指。法律,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法律与刚才讲的法的含义是一致的,是一种泛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法律,在这里也是泛指。那些如法律事务,法律顾问都是广义的。狭义的,不是泛指,是专指,指特定法律的表现形式,指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指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讲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这个法律是指狭义的。我们需要看到这一词能够进行识别,识别他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含义,是广义的抑或狭义的。在现代汉语中,与国家强制力无关的情况下,也有使用法。比如说,自然法则,佛法无边,民间法(山东大学对民间法的研究走在前面,得到了国外资金的赞助。民间法就是在民间对人们有约束力的,能够产生社会规范的实际作用,按西方的法学观点活的法,实际起到的法的作用。虽然这种效力不是来自于国家,而是来自于民间的民俗。)所以现在汉语中,与国家强制力无关,也有出现法的。二、外文中的法和法律。在西方社会来说,普遍来说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使用的都是拉丁文字。所以西方文字大部分都是从拉丁文字演变过来的,拉丁文现在已不使用,已被演变后的文字所取代。但有些情况使用,如医院开处方的时候就有使用。过去法学界有一种说法,如果不懂的拉丁文字,你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法学家。古罗马的法学是非常发达的,古罗马文献都是用拉丁文所写。拉丁文字,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现在英语有二十六个字母,最早的拉丁字母没有那么多,是慢慢发展来的。如 I,演变为 J 和 Y。拉丁文字不断的扩大。V 演变出 W,即两个 V。古罗马最早表现法的文字为:ius,法律为 lex。法和法律在古罗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