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建设讨论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到来,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创业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对个人综合素养和各方面能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即使在支持系统比较有力,资金、人脉等资源可得到较好解决的前提下,创业之路上仍可能遭遇种种无法预见的艰辛与困苦。假如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在遇到困难时以迎难而上的积极心态努力化解,在遇到挫折时以自我成长的坚韧姿态正确面对,创业者很难能坚持到最后的成功。对于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如何克服性别、学历层次、知识积累等方面带来的心理阻滞,培育良好的创业心理素养,是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长期男权社会形成的历史无意识使女大学生创业动机不强 女性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构建力量。然而由于种种文化或社会原因,女性与男性之间生理性别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社会性别的巨大差距。在近代以前的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尤其是中国这样经历了长时期农耕时代的社会结构中,男性在力量、速度等方面的优势,造就了其生产力上的优势,使得女性因其生理特点成为一种依附性的存在。甲骨文中的“女”字字形,是一个跪在地上的人;“妇”字则是一个女人手持笤帚的形象。这生动地意味着,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她们的领域仅在家庭。在这种父权制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形成了一种女性依附地位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传承者,不仅是男性,也包括女性自身。“今日,我们通常看到了人类赢得的(即使是以男人为中心的)文明为男女两性共享这一事实,却往往忽视了人类文明的历史代价是以女人的非人格化为起点的这一史实。正是这种代价,于文明初始已经在男女两性之间划开了一道深深的沟壑,并因此在人类生活中划开了优劣有别的两大领域(公/私、社会/家庭),从上古直到今日。”体现在当代女大学生身上,这种集体无意识虽然相比封建社会时代有了很大改观,但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其表现,就是无论是女大学生自身,还是社会、家庭对她们的期望,都倾向于作出向内的、平稳的、日常的、风险小的人生道路选择,创业多为排序靠后,或浅尝辄止式的尝试性选择。 (二)前期文化学习的失败经历使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勇气不足 在女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特征。根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