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评价形式 由于高职课程评价对高职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对高职课程评价的讨论,努力探究能够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社会培育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对课程评价内涵的理解 教育课程评价是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评判的过程。因此,从课程评价的对象上看,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结果评价。课程设计评价是指对课程设计的优缺点和价值取向作出评判。教育课程设计包括:专业设置分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标准制定等。因而,课程设计评价也应从上述方面展开。对高职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可以了解课程设计者对课程目标、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以及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可以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找出结症和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课程实施评价是指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依照一定规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课程教学过程合理性作出描述和推断。高职教育课程实施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进展规律,必须与经济社会进展要求相适应,必须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展相一致。因此,对高职课程实施进行评价,有利于确保高职人才培育质量,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课程结果评价是课程实施评价过程的延伸。根据对评价对象的划分,假如说课程实施评价是针对老师或者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课程结果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开展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当然,高职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别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性。应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当前,企业对于高职学生学业成就的衡量标准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上岗后就能操作并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种智力,只是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因此,认同了这一观点,在评价学生时就会重视评价的情境性,通过实行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有效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制造新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还告诉我们: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