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际,分别以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为教学改革实验对象,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教学模式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是运用工程学、化学、药学和药品管理法规等基本理论和技术对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等进行有效管控的一门交叉课程。该课程是药学、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法律规范。依据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法律规范(简称药品 GMP)要求,该课程从药品生产的原料药购进到成品的销售,对药品生产全过程所涉及的人员、硬件和软件等关键要素进行全方位法律规范化要求,多以法律条文形式呈现,存在大量与生产岗位实际和不同学科领域有关的专业术语和技能法律规范。若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听课效果差,且教学的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难以实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有老师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还是与新版药品 GMP 对人员素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对分课堂教学思路是将老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将教学活动分为 3 个环节,分别是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简称为PAD 模式。本文针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的实际问题,以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和中药学专业学生为教学改革实验对象,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以期实现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双重提升。 1 对分课堂教学实践 1.1 教学对象 以五年制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两个平行班和中药学专业两个平行班学生为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对象。上述 4 个班级班风学风无明显差异。理论教学:药品生产技术专业 1 个班和中药学专业1 个班采纳对分课堂模式教学,而另外两个班采纳传统讲授模式。实践教学:4 个班都采纳现场教学并模拟操作的模式。 1.2 内容安排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教学标准及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育方案,本课程总课时为 36 课时,其中理论 24 课时,实践 12 课时,每周 1 次课,2 课时,共 18 周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课程以何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