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统计学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 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统计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计学原理这门课程作为应用型课程的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高职;课程改革 随着时代变迁,来到了经济飞速进展的新时代。统计学理论知识的进展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在这过程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进展也极大地推动与促进了统计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统计学知识被应用到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进展中。统计学的工具、各种统计应用软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应用场合越来越多。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掘实际问题中统计数量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我们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统计学原理课程也要跟上时代进展的步伐,做出相应的课程建设设计与改革措施。 一、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从量的方面着手讨论客观事物的方法和理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首先,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大多沿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了学生的统计思维锻炼和进展,不利于学生创新、分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还存在过分强调各种公式、概念、定理的介绍。忽略了说明这些统计学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背景、条件和思想。我们的统计数据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来源于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中,从这些角度出发来介绍统计方法、统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较少,这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统计的使用价值。 二、关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从总体上来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统计应用软件的教学训练,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统计软件显示结果做出准确解释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选择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再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选择 根据统计学学科前沿的进展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融入更多与时代接轨的最新统计信息和统计知识。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也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灵活性,确保能够考察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统计教研室老师间的沟通和探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把沟通成果及时应用、补充到新的教学体系中。 2.教学方式的改革,我们可以采纳“参加型”课堂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