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货币银行学论文 一、教“材”环境是教改的出发点 (一)学生状况。 与学生学习极具关联的自身因素可从两方面去分析。 1、基础水平。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效。考察途径主要有:第一,高考成绩。以高职类经济管理专业近三年学生为例说明。2024 年招收21 人,最高分为 428,最低分为 376,均分约 394.6;2024 年招收23 人,最高分为 420,最低分为 350,均分约 388.3;2024 年招收35 人,最高分为 408,最低分为 360,均分约 377.6。高职生三年均分比同期师范生均分相应低约 26.3、27.6、29.6。第二,观察沟通。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听讲、查阅笔记、课堂训练,以及师生沟通等普通方式掌握学生水平。了解到学生基础水平相对薄弱,与同期师范生有一定差距,并且伴随高校扩招,整体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 2、心理特质。 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一,兴趣爱好。通过问卷调查、沟通等方式,发现高职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专业课程缺乏浓厚兴趣”,到弱校上学,无非是高考分数太低,抱着只要混到一张文凭就行的消极态度而做出的被动选择。第二“,自悟”程度。禅宗有语,叫做“自渡(度)自悟”,反映的是学习者的自省程度。高职生普遍缺乏理想追求和明晰定位,不知如何奋斗进取,不知在新的教育阶段学什么,怎么学,是比较“迷茫、困惑的一个群体”。 (二)老师状况。 定西师专自建校以来一直从事师范教育,老师在学校转型过程中,他们的弱势就暴露出来“,会动口不会动手”,知识领域显得偏狭。引进的高职专业理论与技能并重的人才较少。目前,现有老师只有依据进展形势及个人兴趣,通过短期培训、自学等渠道实现转型,承担高职教学任务,但是还未完全摆脱偏重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因而难以完全胜任高职教学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任务。 (三)学校状况。 学校在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最大局限是实训资源不足。如《银行学》,由于缺乏实训资源,特别是校内模拟实验室处于空白,实际操作无法开展。一般实行的外向型实践方法,却受金融机构安全性的制约,几乎没有可能,操作技能的培育很欠缺。实训资源的建设还有一定的滞后性。 (四)社会状况。 目前的社会现象对教育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首先,社会氛围。追逐功利却又轻视诚实劳动,不公正、不公平等负面现象严重地冲击学校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不学习,不上进,却要求享受奖励成果的气氛在弥漫。其次,就业形势。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