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教学受到生源综合水平影响,常用的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效果并不理想。自我管理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有一定欠缺,给学生的自我成长、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为方向,对高职管理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自我管理;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管理学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培育学生具有正确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也为后续管理学科的学习起着基础平台作用。几乎所有高校经济管理相关专业都开设管理学课程,高职院校同样也是普遍在大一开设了该课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知识面窄、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不足、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底层分数的考生往往就读于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这些特征在民办高职大学生身上表现更加明显,这也给管理学等理论体系化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现在很多高校的管理学比较偏重于知识讲解与传授,缺乏对学生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培育。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采纳普通的理论讲授法是没有听众的,也达不到培育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授课中采纳较多,但是受学生能力、案例选择、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效果也不太理想。很多学生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案例认为是空洞的,没有兴趣和吸引力。着这样的学习状况下,管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自我管理简述 1.自我管理是管理的基础 在我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从中我们也可以看自我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管理的原理可以用来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艺术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管理的他人性,指挥他人是管理的一项挑战,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是不可能有效的指挥他人,所以要对企业、社会进行管理,就必须先自我管理,即修身。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包括心态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金钱管理、健康管理等内容。自我管理能提高人的自觉意识、培育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个人的一种自我调控,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自我管理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动机和生产力的管理策略。 2.高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是一个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