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讨论 一、学生在管理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学生在课堂上存在消极学习行为。超过 90%的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没有出现缺勤或者迟到的行为,但是这种考量方式并不能直观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230 份有效问卷显示,大约 40%的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或者无关的书籍等;大约 50%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超过 90%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同意参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消极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其二,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存在消极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学生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并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资料的习惯。这表明学生在课外也存在消极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其三,学生在学习中的满意度不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满意度不高。 二、学生在管理学课程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少高职院校采纳普通本科院校的培育方式,没有明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培育目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企业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育,仅仅强调单一的专业技能。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面狭窄,缺乏相关专业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管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属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高职院校由于忽略了专业属性而进行统一的课程设置,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用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三)教材选用和使用存在缺陷。教材中缺少相关的实践内容,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培育目标。一些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我国目前的国情也不吻合。老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在教学中完全依赖教材,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脱离实际,不利于今后个人的进展。(四)课程实训教学存在不足。其一,校内的实训教学环节薄弱。一方面,有些学院对管理学课程的实训资金投入少;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育。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无法提升其管理能力。其二,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在课程教学中,过于依赖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后的实践操作,学生仅仅依靠教材猎取知识,缺乏在实训实践中的感悟,对于管理原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缺乏足够的体会和认识。这些问题亟待在教学中解决。一些高职院校把实训教学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