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设计探讨 摘要:三年制高职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第五学期就基本结束,即将顶岗实习而进入就业准备阶段。针对就业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技能状况,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之全面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达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前,在毕业班学生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并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设计与讨论。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准备;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计;创新 一、引言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工作。以课程为基础单元,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科学有序排列而构建起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是人才培育的主要内容[1-3]。鉴于就业单位和企业的多样性,潜在就业岗位的复杂性,为追求和发挥学校最大的育才职能,对适合的专业,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的能力强化训练和工程实践,才能充分地做好就业准备。鉴于创新特和有用要求,需要对“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设计理念、深度开发、教学实施、资源条件配置等等,进行仔细探究和讨论。 二、设置“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基于对现实的学生学业进度安排、就业前实际专业能力、毕业前签订就业协议的进程、学生顶岗实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提出来的。 (一)学生就业市场的新要求 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确定了就业单位甚至是具体岗位。但是,学生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从现行的教育进程和计划看,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安排。毕业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根据学校规定和企业估计的时间表进入企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真实的状况任何,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企业二次培训时间长短等重要问题被忽略。而企业更看重的却是学生是否满足自身特定的要求,实际能力是否与需求匹配。因此,学校的培育目标和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与时俱进,设置针对性实践课程,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也可能是特别的需求。 (二)学生毕业前的现状说明需要对课程体系补充和改革 三年制职业教育一般在第三年就进入就业准备阶段,最后一期往往实行顶岗实习。之前,经过相同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力的训练、专业能力训练,而在进入第三学年后,学生情况则各自不同:一般在第三年上半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