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讨论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前提是人才培育目标的衔接,核心是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对人才培育目标定位分析和企业调研,在企业人员的参加下,对中高职衔接中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讨论,并制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方案。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育目标;课程体系;递进 实现工业化、强国富民,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实现这一雄伟目标,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进展战略,并充分认识到大力进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人才培育的“立交桥”,培育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育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亮、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对口招生和“3+2”、“3+4”等几种模式,由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讨论起步较晚,这几种模式中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五年一贯制高职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未能被广泛接受,只是在无法进入普通高校或高中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读,因此,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又因为不存在升学压力,造成培育目标实现难度较大,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部分用人单位最不欢迎的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对口招生,虽然通过考试选拔,但从调研发现存在中、高职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培育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3+2”、“3+4”分段培育模式,则存在课程各成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 2中高职培育目标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中职到高职和高中到高职有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同属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为”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均是将培育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前提必定是培育目标的衔接。我们在“3+2”分段培育中,首先,将“3+2”虽分段但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专业,结合中高职的特点,统筹制定整个专业的培育目标;其次,对中高职给予准确的目标定位,将“3”作为“2”的基础,“2”作为“3”的提升。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中高职不同阶段有各自明晰的培育目标,且培育目标层次分明,具有从中到高的递进性,在不同的培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