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诱惑取证的归制问题探讨

诱惑取证的归制问题探讨_第1页
诱惑取证的归制问题探讨_第2页
诱惑取证的归制问题探讨_第3页
目 录摘要一 引言………………………………………………………………………………1二 诱惑取证的定义与分类…………………………………………………………1 (一)诱惑取证的定义 …………………………………………………………1 (二)诱惑取证的分类 …………………………………………………………1三 我国诱惑取证制度研究…………………………………………………………1 (一)诱惑取证制度的具体程序设计……………………………………………2 1 诱惑取证应遵循的原则…………………………………………………22 诱惑取证的主体…………………………………………………………23 诱惑取证的适用范围等…………………………………………………3 (二)关于诱惑取证的司法建议…………………………………………………3 1 如何处理民事诱惑取证与相关法规的关系……………………………3 2 如何认定取证人与被取证人之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4 (三)关于诱惑取证的立法建议…………………………………………………5 1 端正对待诱惑取证的态度………………………………………………5 2 正确处理有关诱惑取证的立法技术……………………………………5四 结束语……………………………………………………………………………6参考文献 ……………………………………………………………………………6毕业论文摘要: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关于诱惑取证的直接的、明确的规定,这使得我国现在运用诱惑取证的状况整体上稍显混乱,而纵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诱惑取证制度,都有具体而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条件。本文先对诱惑取证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总结,研究分析了诱惑取证制度的设计制定内容,并对其司法和立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 诱惑取证 归制 探讨一 引言诱惑取证所针对的案件是隐蔽性强的、无一般意义上被害人的违法案件,这种制度在许多国家都采用。但各个国家在发展该制度的过程中都是十分谨慎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大量的判例才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和规范诱惑取证实践的法律框架;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为防止该手段滥用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在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规定了各种限制条件[1]。近年来,传统的犯罪取证手段已不足以对付日益隐蔽化的违法,作为一种取证手段,诱惑取证对某些特殊的违法案件的侦破是高效的。但在该手段的应用中却存在各种问题,诱惑取证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