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老师助教制度探讨 摘要:以新时代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探讨高校青年老师助教制度实施的必要性。根据助教制度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原则、实施策略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专业群;青年老师;助教制度 十九大以来,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基于对高等教育进展形势的研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把老师工作置于教育专业进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老师工作,优先保障老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老师队伍建设需要。”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要实现“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老师队伍”。为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近一年来加大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型老师队伍的建设。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为“国标”)的颁布,以“ 学 ” 为 中 心 的 教 学 理 念 的 确 立 , 推 动 了 教 学 模 式 的 改 革MOOC、SPOC 课程、国家级省级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平台等多种方式的现代化教育资源不断促进课堂教学革命。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推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完善。师生学习共同体成为“互联网+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探讨的热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融入了从智能时代迈向智慧时代的思想理念,老师教育成为新时代领跑教育事业进展的重中之重。 一、专业群师资队伍现状 在专业群建设中,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资源的丰富、专业建设的完善、专业群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扩大,师资队伍的水平迫切需要整体提升。专业群建设从初始的高职高专基于职业进展需要建立的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扩展到现在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地方高校乃至重点大学整个高教领域,师资层次不断提升,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贯穿全过程。随着师资力量的充实、学历层次的提高,新进青年老师成为新时代创新型老师培育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各高校新进青年老师来看,根据本校实际和青年老师的学历层次、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具体情况确定的助教时间和工作分几个不同层次:一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经历过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教学训练,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实践经验;一部分是综合性大学或地方高校以理工为主的硕士或博士,在讨论生阶段虽然不是师范专业,但经历过助教锻炼;一部分是完全没有过助教经历的硕、博士或者海外引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