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地方高校财务人员群体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对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人员工作认识有偏差 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和经济业务量成倍的增长,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高校业务的进展的需要。可是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改变,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存在认识偏差,简单的认为财务的工作是简单的“报账-记账-算账”,不重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不配备。 (二)地方高校对财务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偏低 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所以,无论何时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地方高校,绝大多数激励机制都偏向于教学、科研人员,使学校各类群体的收入差距拉大,特别是财务人员,由于受坐班制和繁重、繁杂的工作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第二职业;在加之财务人员在职称评定上属于非主系列,编制名额偏少,和同等条件下教学、科研人员相比较,处于劣势地位,晋升机会较少,收入偏低。 (三)地方高校财务人员自我实现和满足感偏低 财务人员掌握着一定的专业知识,财务工作属于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导致财务人员流动性很差,长期被锁定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加之学校不重视财务人员素养及能力提升的培育,外出学习和沟通的机会偏少,长期以此财务人员接受新事物和创新的能力偏差,工作积极性减弱,自我能力的实现收到限制,满足感偏低。 (四)缺乏对地方财务人员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各地方高校目前很少有哪所学校有专门针对财务人员单独的考核评价标准,大多数学校的考核评价标准都是以其他管理群体的考核评价标准来考核财务人员,不考虑财务工作的特别性,技术性。由于考核评价标准的不完善,不科学,导致评价的结果难以真正的反映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从而不公平的因素增多,严重影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地方高校财务人员群体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变管理观念,构建和谐财务 学校的各级领导,要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尽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积极领导和支持本单位,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为财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在全校多展开一些业务沟通活动,尽可能的让大家多了解财务的一些规章制度,如:报账程序,审批程序、差旅费管理办法等,使大家做到有章可行循,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办事,减少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二)建立科学的财务人员评价指标考核体系 考核既是激励机制又是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