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的高校连续多年进行扩招,在为国家培育出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再加上整体世界经济及金融状况的不景气,在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因此在一现状下,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的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现在在校和毕业的大学生普遍都是以“90 后”为主,他们在年龄、能力或者自行就业、创业上的能力略显不足,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原因,因此在高校内开展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 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 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制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制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养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进展情况限制,假如当地的经济进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进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进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