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可行性讨论 1 江西省部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对江西省内具有地域特点和教学特点的 5 所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效果评价内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1 所示。通过以上 5 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效果评价内容看,所采纳的评价方式都是传统性评价,虽然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差别,但实质都是简单的、不科学的终结性评价。与部分任课老师沟通,也认为现行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太符合时代的需求,主要问题有: 1.1 评价目的 简单评价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单一地将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作为评价目的,缺乏长远意义。评价结果只能显示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养进展情况,忽略了学生的个人需求,不能满足全面进展提高的目标。 1.2 评价主体单一 几所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内学生只是评价的客体,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较难更进一步的提高。 1.3 评价过程不合理 表 1 显示的评价模式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是在教学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改进,缺乏对学生个人进展和情感上的鼓舞。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1.4 评价手段不科学 表 1 的评价效果只是定量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束缚了其个性进展,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体育教学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难以用数量来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性格及态度等,需要经过定性评价才会使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发挥全面,在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促进体育教学的进展。 2 体育教学进展性评价比较传统评价的优点 1967 年,斯克利文在其专著《评价方法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个概念,让人们对课程评价的反馈功能有了更深化的了解和认识[2]。进展性评价便属于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对于教学过程的反馈作用,强调对于学生学习的激励。 2.1 强化评价目的 进展性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转变传统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立足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把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尺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鼓舞和激励学生更多的参加到体育锻炼学习中来,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欢乐和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决心。 2.2 丰富评价内容 在原有终结性评价的上增加了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注重了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