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价值与追求 【摘要】针对传统班级管理中过于教条化、单一化的弊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体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高校应当明确人性化班级管理的内涵,实现人性化班级管理的价值。追求完善的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措施是创建良好班集体,培育大学生良好态度、能力、主动进展意识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班级人性化管理;班风建设:学生进展;价值与追求 素养教育进展到今日,使基础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进展机遇与挑战,特别对高校班级管理提出了人性化的管理要求。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备受关注,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正践行着在班级管理中注入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人格得到了尊重与保护,班级和谐进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价值未能充分展现,虽然有的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了人性化管理模式,但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到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意义,管理仍然存在“人治”凌驾于学生之上,漠视学生尊严与权利的现象,造成学生活力和个体需求弱化,阻碍了优良班风班纪的形成。因此,还需进一步追求、完善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 1 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中,探讨人性化班级管理的内涵,首先要对班级管理的概念进行充分的理解。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组织、协调、控制,构建良好班级集体的活动。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良好班级体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是班级管理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班级管理最终目标———进展人的重要举措。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是指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疏导矫正学生心理,培育建立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学生潜在天分,给学生提供机会。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用人来影响人,区别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是人性化与制度化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2 高校实施人性化班级管理的价值 2.1 弥补了高校班级管理制度化的不足。高校人性化班级管理是相对于制度化管理而言的,制度管理倾向于“管”,以“管”为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于任何一个集体和单位,制度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现代高校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为了严格纪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