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签: 编制部门品质部审核 文件编号批准 首件检验作业流程控制卡生效日期2013-4-9版本A/0流程图标准制约责任检验依据1、 研发部需在开新产品试产会议前提供产品的非受控之标准检验标准。2、 研发部需在新产品试产通过后的第 3 个工作日内给出受控之产品检验标准.3、 产品规格书、包装出货指令单研发部、国贸部必须在生产前3个工作日内上传 PLM 系统和放在共享盘内。4、 I PQC/ Q A检验产品时需核对产品规格书、包装出货指令单的正确性。5、 产品在上线前,产线应找到对应的组装作业S O P;在无组装 SOP 的情况下,由 IE 现场指导生产并做出首件样品;1、 品质部QE对研发部下达的检验标准进行制约。2、 PDMC 部对研发部上传产品规格书进行制约。3、 计划部对国贸部放在共享盘包装出货指令单进行制约.4、 IPQ C/Q A对研发部、国贸部制定文件正确性进行制约。5、 生产/IPQC 对 I E制定的组装S O P进行制约;6、 IPQC 对生产是否根据标准作业进行制约;1、不准时,扣 1 分。2、不正确,扣1分。3、不配合,责任人扣1分/次,部门主管扣 2 分制作首件、填写订单信息1、 生产部在每次换线时需要制作产品首件与检查;(含包装段)2、 在换线前 15 分钟内需要通知到所属产线的 I P QC;IP QC 提前找到相关订单信息、在线核对物料;3、 产线将生产出来的第 1 台机器作为首件安排测试记录后送到首件待检区; 4、 送检的首件必须附带《首件初品检查表》和《B O M 投料单》,要求字迹工整、填写/勾选完整;(产线在配料时需要核对物料的正确性并做勾选记录/签字)5、 产线必须送检及时,即生产出来的第 1—3 台机器在功能测试记录完毕后及时送检!(调试在 3 0分钟内完成测试记录并送检)备注:首件记录表单上应有 3 台机器的测试数据记录,其中送检 1 台做首件确认,其余 2 台测试O K 做好标识可流入下到工序老化充电;1、I PQC 对生产部送检首件及时性、正确性、记录完整性进行制约.1、送检机器有测试漏项,当事人扣 1 分;2、填写记录不完整,扣 1 分。 3、送检不及时,扣 1 分.若以上连续出现3次,部门主管扣 2 分.产品检验、确认1、 I PQC 检验员根据生产日计划找到产品的订单信息;2、 依据生产订单号和整机料号分别在共享盘和P L M系统中导出包装出货指令单和产品规格书;再找到相对应的检验标准、表单、ECN等.3、 IPQ C检验员严格根据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