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教学课程设置与改革方向浅析 摘要:中国音乐史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为各种音乐学习科目的基础类科目,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其他学科的掌握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反思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中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学;中国音乐史;课程设置;改革方向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中国音乐史教学一直处于基础地位。任何一个音乐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中国音乐史方面的知识积累。本文中,我们将探究现阶段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中国音乐史教学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方向。 一、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是备受高校音乐教学者关注的项目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国音乐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以下显著矛盾:首先,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教学需求量非常庞大,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高校分配给中国音乐史的教学课时不断减少。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相对较少的课时是中国音乐史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第一个主要矛盾。由于这一矛盾的限制,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很多活动都不能得到有效开展,老师不能与学生实现良好沟通,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学任务与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并不高。其次,中国音乐史教学存在相对严重的师生比例失衡的情况。如今,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新生怀揣音乐梦想涌入音乐类高校,因此班级学生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音乐类学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在音乐类院校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应当第一时间被老师了解,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实现及时沟通。这是音乐类高校科目的教学要求。因此,音乐类院校对老师的需求相比于普通高校更为庞大。中国音乐史作为很多音乐类科目的基础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本身就相对较高,老师需要面对比其他专业类老师更多的学生,接受更繁重的教学任务。这种师生比例的失调也是课程设置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由于中国音乐史是一种比较偏向于基础的教学科目,其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有时候也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中国音乐史课程给人一种枯燥、无趣的感觉。老师和学生也早已习惯这种感觉,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 二、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课程设置改革方向建议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