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论文 【关键词】西药;阿莫西林;临床应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药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讨论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 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是一种带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其化学结构在 AMP 的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两者性质类似 。AMO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比旋度为+2900-+3100。 二、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AMO 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 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 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三、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3.1 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苄青霉素相同。但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作用较后者强 2 倍,另外,体外杀菌实验和感染动物保护实验显示,本品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苄迅速而强。这可能因为:它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 3.2 吸收、分布和排泄本品在人和非反刍动物胃肠道的良好吸收(吸收率为 74-94%)和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高,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在人医临床上,口服本品 0.5g 的高峰血清浓度于 1 小时达到,为 10.0μg/ml,约为口服同剂量氨苄的 2.5倍。肌注给药的血清浓度与口服给药相似,也与肌肉注射同量氨苄青霉素的相仿。快速静脉推注 0.5g 本品后 5 分钟的血清浓度为42.6μg/ml,5 小时后为 1μg/ml,消除半衰期为 1.08 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肝、肺、肾、肌肉、前列腺、胆汁、腹水,而乳汁、唾液中含量较少。当脑(脊)膜发炎时,阿莫西林可进入脑脊液,浓度为血清浓度浓度的 10%~60%,可通过胎盘,但在怀孕期间用药是安全的。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 17%,服药后 6 小时内尿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 45%~68%;部分药物经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也高于氨苄青霉素。3 临床应用阿莫西林胶囊或悬液治疗各种感染的痊愈或显效达 90%以上。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黄葡萄球菌或流感杆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的治愈率为 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