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托“残酷戏剧”对电影的影响 摘要:安托南•阿尔托提出“残酷戏剧”观念,对戏剧的存在及其演绎方式进行了形而上学的探究。戏剧与电影都是用表演来呈现故事给观众,不仅在戏剧,在电影中阿尔托的观点也带来许多影响,本文通过对波兰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及其作品的分析以辐射阿尔托“残酷戏剧”观念对当代电影的影响。 关键词:残酷;戏剧;电影;形而上学 1 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美学观 “我所说的残酷,是指生的欲望、宇宙的严峻及无法改变的必定性,是指吞没黑暗的、神奇的生命旋风,是指无情的必定性之外的痛苦,而没有痛苦,生命就无法继续。”[1]作为超现实主义的拥护者,阿尔托对于自身的要求就可以用“残酷”一词来形容。在他生平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有自己对于戏剧,对于生命,对于社会,对于诗意,对于形而上学不停地追问,享年仅 52 岁的他一生留下了大量著作。可能与阿尔托自身异于常人的残酷经历有关,阿尔托在少年末期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后来不得不服用鸦片甚至使用电击治疗。一生多半时间虽在医院度过但却好像是促使他展开追问和讨论,这些残酷的经历也仿佛是令他茅塞顿开的助推器。阿尔托突破了僵化的戏剧观,提出了“残酷”元素的加入对人内心的振动作用,要求戏剧中导演要发挥最大作用,使一切戏剧语言“形而上学”化。 2 祖拉斯基作品中“残酷戏剧”美学观的体现 波兰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是当今最具个人风格化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电影大师之一。同阿尔托童年所遭受的残酷经历一样,祖拉斯基的童年是在前苏联的战争入侵、流亡下度过的,这样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情绪和后现代主义戏剧结构。2.1 像“瘟疫”一样入侵观众。祖拉斯基的电影与我们所接触的所有普通电影都不一样,普通电影着眼于理解力,而祖拉斯基着眼于感官刺激。《银色星球》里坠落在异度空间的宇航员垂死迷离之际的癫狂状态,原始文明国度下失去人性的乱伦,想要成神的人跌落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自我殉道,无望窒息的空旷环境,无一不用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先于理解力刺激观众的感官。《着魔》中迷恋深处而着魔的安娜与马克缠绵,又与魔鬼交欢,杀死警察后在地下通道里癫狂起舞,背景音乐响起令人汗毛竖立的排箫声,都充分振动着人们的视听神经。《狂野的爱》里碎碎念神经质的台词,周而复始无法逃离的暴力接力,似曾相识行为诡异癫狂的人,这些元素以不太“友善”甚至于残酷的姿态敲打我们,却仍然使人无法逃离,只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