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探析论文 前言 作为 20 世纪“最富制造力的伟大的原创性理论家”[1],特奥多·阿多尔诺(TheodorW.Adorno,1903~1969)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erSchule)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建筑师”,与学 派 的 创 始 人 、 “ 社 会 批 判 理 论 ” 的 奠 基 者 霍 克 海 默(MaxHorkheimer)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Marxism)的杰 出 代 表 人 物 。 自 上 个 世 纪 60 年 代 提 出 “ 否 定 的 辩 证 法 ”(NegativeDialectics)概念以来,[2]尤其到了 80、90 年代,阿多尔诺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否定的辩证法”的讨论也逐渐成为后现代语境中的显学。然而,作为标志“否定的辩证法”经典形态的完成和阿多尔诺“一生学术生涯缩影”的《否定的辩证法》(1966)一书,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它“说”了什么,却无从理解它为什么那么说。由于这种困惑,在后现代氛围中最终造成一个“‘否定的辩证法’是不可理解的”神话。在笔者看来,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并不是一本“不可翻译的天书”,但也绝非一件不付努力就能获得的“廉价品”。阿多尔诺确实为自己的思想刻意设置了许多藩篱,但更为重要的是,“阿多尔诺学术传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大大超出了绝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期待,人们难以在自己的思想图谱中对他进行有效的完全匹配,从而留下了超量的理解剩余。”[3]因此,理解“否定的辩证法”的唯一选择就是回到“否定的辩证法”的历史本身。本文拟从基本的文本学解读模式入手,结合中外最新讨论成果,就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 辩证法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讨论的重要内容。在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除了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之外,还有其他三种基本形态的辩证法,这就是青年卢卡奇(GeorgLukács)“历史的辩证法”、萨特(J.P.Sartre)“人学的辩证法”、德拉—沃尔佩(GalvanoDella—Volpe)“科学的辩证法”。不过,他们对辩证法的理解与传统理解有着很大不同。就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而言,它是建立在对传统辩证法批判基础上孕育而成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1.“否定的辩证法”的非同一性 “非同一性”(nonidentity)是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辩证法倾向于不同一的东西”[4],辩证法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就在于从“同一性”向“非同一性”的哲学转变。“辩证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