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洪思想历史研究管理论文

防洪思想历史研究管理论文_第1页
防洪思想历史研究管理论文_第2页
防洪思想历史研究管理论文_第3页
防洪思想历史讨论管理论文 在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洪水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大。但是,洪水灾害的危害却有增无减。近代以来,世界各主要洪水国家在防洪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加,洪水预报以及对洪水调控的工程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但是灾害损失非旦没有得到控制,却反而大幅度地增加了。怎样认识这种表面矛盾的现象?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社会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有必要拓宽认识,转变观念,以改进我们的应对措施。 一、贾让治河三策及其卓越的自然观 西汉年间,自汉武帝时期开始,黄河接二连三地在下游泛滥横流,使西汉王朝一筹莫展。黄河安危成为朝野关怀的国家大事,陆续提出过多种工程治黄方案。大约在公元前6年,贾让提出治河三策,这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治理黄河的规划方案,并以其适应洪水规律以减轻水灾损失的主张独树一帜,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贾让在其治河对策中首先分析了黄河演变的历史。他指出,古代的时候,河有河的流道,人有人的住处,各不相干。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在两岸筑堤防洪,虽然这不是好的办法,但当时黄河两岸堤距达50里,洪水尚不至于被束缚得过分严重。然而此后情况进一步恶化,老百姓贪图黄河肥美的滩地,逐渐在堤内加筑民埝,圈堤围垦。围垦一再深化河滩,以至大堤之内又有好几道民堤,严重阻碍行洪。可见,由此造成洪水泛滥,房屋田产被淹没,首先是人们盲目进展造成的。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贾让提出了治河上、中、下三策。 上策的想法是,摆脱目前黄河河道高耸狭窄的困难局面,另外开辟一处宽广的场所容纳黄河洪水。具体方案是将黄河改道西行,在当时的黄河和西面的太行山麓之间的宽敞地带北流入海。这一地区是冀州的辖区,为此,要把冀州的百姓迁移出来。搬迁费只相当几年的黄河岁修经费,不难解决。他认为这是根本消除黄河水患的办法。贾让的中策是上策的修正,照顾了防洪、灌溉和航运的需要。他认为中策虽然谈不上是圣人的做法,但也是“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的治河良策。贾让认为的下策是坚守目前狭小和混乱的黄河堤防,朝廷每年为治河花费大量经费还难免决溢。 对于贾让治河三策,后代有不同评价,明清间争论尤多。邱浚(1420~1495 年)认为:“古今言治河者,皆莫出贾让三策。”而嘉靖十五年(1536 年)刘天和则认为贾让上策和中策都不可行,邱浚的评价不足为据。清代夏骃赞扬贾让治河有术,“虽使大禹复出于此时,亦未有不徙民而放河北流者,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