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础货币的决定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政权的业务。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 1000 元的证券,那么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如何呢? 通过前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一眼看出中央银行若买入 1000 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但若要了解详细的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下述分析: 从上述几种情形中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无论实行何种方式向银行或公众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金额;反之同样成立。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2、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 1000 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 1000 元。T 形账户表示为: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贴现贷款来影响基础货币。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它必须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政府预算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1)增加税收; 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 3)发行货币。 首先、政府假如只依靠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弥补赤字,基础货币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其次、政府可以向公众放行国债、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假如债券的发行影响到了利率水平、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必须干预时,财政赤字就会影响到基础货币。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这种方式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灵活的货币政策。 专栏 10.1 祥见教材《货币银行学》327 页。 除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例如:在途资金、财政部存款等。 第十章要点回顾 重点:教材 329 页图 10.2 第十章作业题: 教材《货币银行学》331 页 1、2、3、5、10、11、12、15 题。 第 11 章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两种讨论角度:一种是假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