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研究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政治素质,只有政治素质过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因此,在大学阶段,无论院校,还是教师,都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人才的输出率。本文中,笔者就阐述了政治认同,尤其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概念,并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站在大专院校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如何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供参考。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 近几年,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也大幅提高,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个领域各类人才的付出和奉献,而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将成为主干和中坚力量,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认同感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爱国意识的高低,由此可见,作为大专院校而言,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培养其政治认同的意识和态度。一、政治认同的概念和特点在政治认同的认知方面,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曾作出解释,简而言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认同属于归属感的一种,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所获得或者产生的一种意识;二是政治认同和心理活动紧密相关;三是政治认同是人们站在自己现有的阶级、政党或者参与方式的角度上用以规范个人政治行为的标准和准则。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将政治认同的概念总结为公民选择并认同某种政治理论或者政治制度,然后将其作为行为规范和准则,产生政治生活中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同时自愿参与其中的过程。而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笔者认为,应当是从内到外地认知并认可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我党的领导方针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自愿关心国家发展,投身国家建设,认同国家政治,自觉履行政治义务的过程。二、新时代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因素(一)大学生在政治理论和价值观方面相对不足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各大专业院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并且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但是,在大专院校的政治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依然是枯燥的理论传授方式,从而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在理解和吸收方面存在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