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与其他行业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商业银行是极注重信誉、名誉的特殊行业,其应对内部控制愈加重视,其内控所表现出的重要性更大、所影响的领域更广。对商业银行而言,内部控制是帮助其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我国金融市场中的违规行为时,防止规范金融风险成了我国中央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自 2007 年以来,银监会明显加大了对银行系统的监管。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中占比最大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增强,面对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在抵御风险时应把内部控制应作为其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达到提高其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010 年齐鲁银行“12.6”大额骗贷事件使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继 2005 年中国银行“高山案件”之后再次进入银行发展的讨论中,以及 2016 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某分行行长违法办理票据,金额高达 79 亿元。近年我国发生的商业银行违规事件不断增多,从不同程度上都反应出了商业银行内控失效的事实,不断的告诉我们内部控制对于商业银行持续经营发展以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二)研究意义上市商业银行与我国企业比较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运营企业,风险不同于其余行业,而且其中非自有资金占比较大,多数来源于客户,所以商业银行不论在运营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发生问题都会给自身及其客户带来不可设想的后果。 而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内部控制对商业银行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能够贯串商业银行业务运营全过程,所以,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和防范抵御未知风险的能力,有助于维持商业银行良好长久发展。因此在不断开放且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分析内部控制如何取得良好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创造更好的风险应对环境,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的防备能力,完成其稳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一)《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萨班斯法案》1、《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由 COSO 委员会1在 1992 年发布并在 2013 年 5 月颁布经修订后的版本,它的内容主要由“一个定义、三个目标、五个要素”到“一个定义、三类目标、五大要素、十七项原则”的变化。由于它突破了由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主导内部控制研究的局面,极大地开拓了人们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思路,促使人们从管理学、会计学、系统科学和审计等多学科的立场出发研究内部控制问题,所以它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