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摘要: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展开、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意象和典故的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哈代以《圣经》为其创作的源泉和主要表现手段。本文以《圣经》为视角,主要通过对小说人物、场景、情节和思想的圣经原型剖析,来解读苔丝的悲剧。关键词: 圣经 德伯家的苔丝 原型 悲剧《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 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就是一位深受《圣经》濡染的作家。他从小深受《圣经》的熏陶 ,在其青少年时期一度醉心研究《圣经》。还阅读过拉丁文版圣经,打算日后成为一名牧师。哈代研究专家 F·B·皮尼恩一度指出:“没有任何别的作品 ,甚至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像《圣经》那样对哈代的思想和性格有着如此深远持久的影响。”1虽然在某一时期,他受过达尔文进化论和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评述自己为churchy(遵从教会教义的),而且 not in intellectual sense ,but in so far as instincts and emotions ruled(从内心深处是信仰基督教的)。他对《圣经》的熟悉,达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圣经中的诸多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典故等,都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无论是诗1 歌,还是小说中都六留了普遍而深刻的烙印。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苔丝》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一部著名悲剧,被公认为哈代最杰出、最具丰富内涵、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简言之,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纯洁的农家少女苔丝遭遇纨绔子弟亚雷的诱奸而失身,后与牧师之子安玑相爱,新婚之夜,她向丈夫坦白自己的失身遭遇而遭遇丈夫的离弃。安玑后来良心发现,回心转意,重返她的身边。而苔丝在遭离弃的这段日子中,因生活所迫已与亚雷同居,后来苔丝在悲愤之下杀死了亚雷,与丈夫出逃,但最终被逮捕并送上了绞架这样一个哀婉动人、摄人心魄的故事,然而,《苔丝》之为《苔丝》,可不仅仅是在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更在于它是如何讲述的。《苔丝》从各个方面,甚至是细节上,都体现了作者哈代以《圣经》为其创作的源泉,《圣经》给了《苔丝》丰富的内涵,使它具有了更大的可读性。原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分析《苔丝》中的以下几种圣经原型:原型人物、原型场景、原型思想等。(一) 原型人物一 苔丝哈代对小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