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对苗族“善行”故事的感想摘 要:苗族故事——在收获时节,要留下穗小(未成熟)的不收,倘若小孩子问起,忌说“不要了”,要说“它还未长大”,否则小米听到说“不要了”以后会伤心而拒绝再生长。善良很简单,无论以后怎样,希望我们都不要忘记总是崇拜能用作品表达自己想法的人,常常对着艺术家们的作品,想着他们该是有着怎样的人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也许他的作品都是想表达自己的些许认识、些许感想,又或是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我也总想,我的作品是否也该承载点儿什么东西,承载点什么呢?一、创作缘由1、灵感来源回想大学四年,想起学校组织考察时去的西江千户苗寨,那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当时就喜欢上了那个地方以及那个地方的文化,喜欢那里的淳朴、自然。2、设计理念苗族的人们信仰“万物有灵”,据说,苗族有这样一则故事,在收获时节,要留下穗小(未成熟)的不收,倘若小孩子问起,忌说“不要了”,要说“它还未长大”,否则小米听到说“不要了”以后会伤心而拒绝再生长。我的作品就是描绘了一则这样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善良的故事,让我想到曾经听人说过,如果说看到别人家的墙会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如果看见别人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这种小善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简单,其实善良真的很简单的不是吗?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从小人人就会背的三字经中开首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每个生命的开始都是善良的,那么为什么,跌倒的老人没有人扶?又为什么不敢扶?为什么电视上有那么多的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他们去哪儿了?又或是那些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也许我们会说,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社会。可是,我们这一代人,即将要步入社会的我们这一代人,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跌倒的老人,会成为过路的行人,会成为食品加工的老板,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不欺骗、选择信任、选择安全。只要我们不要忘记最初的那种小善,就像对小米的那种小小的善二、创作构思我希望能把这个小故事中这种小小的善传递出去,作为一名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创作是为四年的学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于是我选用了手绘的方式来表现我的作品,一方面是为了让创作更具有意义,一方面,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大家都是电脑或者更高科技的技术来表现传达自己的设计作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