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的行动类型

“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的行动类型_第1页
“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的行动类型_第2页
“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的行动类型_第3页
“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的行动类型与行动策略研究——以西部深度贫困乡 S 乡为个案摘要:精准脱贫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抓理。“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如何保持“第一书记”的高质量扶贫效果与建构“第一书记”扶贫的长效机制,需要克服短期效应、形式主义、政绩竞赛等问题,需要重新审视第一书记的服务动机与扶贫行动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存在哪些“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场域的行动类型?不同行动类型产生怎样的行动策略?上述行动策略产生哪些影响?本文以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为理论切入点,以西部深度贫困乡 S 乡为案例观察对象,从“动机-行动”视角探讨扶贫“第一书记”嵌入精准脱贫场域的行动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第一书记为实现精准脱贫任务而展开的诸种行动策略及其运行逻辑。研究发现:(1)存在官僚行动型、村庄能人型、价值实现型、目的合理型四种“第一书记”行动者类型。(2)在精准脱贫过程中,不同行动者类型的“第一书记”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和行动策略,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手段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关键词:第一书记;“动机-行动”视角;行动类型;行动策略;案例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第一书记”是从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或者后备干部到村担任落实帮扶责任、推动扶贫事业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依靠村党组织、带领“两委”成员开展工作。“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帮助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第一书记”的党组织关系转到村,但人事关系在原单位,任期一般两年及以上,由县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①(中国政府网,2015)。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第一书记”作为顶层设计的关注焦点,被赋予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新时代含义。选派“第一书记”的制度安排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实施的由上级临时派遣优秀党员干部到村开展以贫困治理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任务。安徽省率先开始“第一书记”的扶贫实践探索,早在 2001 年,安徽省就从省、市、县机关分批选派党员干部到贫困村以及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支书”②,此后其他省份如福建(2007)、河南(2010)、浙江(2015)等也陆续开展了“第一书记”制度实践。《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的颁布标志着“第一书记”① 国务院扶贫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