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仁”的分类及其意义摘 要 “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可以说理解“仁”是理解孔子思想体系的关键。《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品行修养方面,强调人要具备美好的品德。本篇文章主要从“仁”的涵义和分类进行论述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Rar$EXa0.366/javascript:;),最终把《论语》中的“仁”分为爱己修身之仁、爱亲人之仁、爱他人之仁。同时,行仁是实践的过程,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付诸于行动,我们可以真切体验,行仁是对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可见《论语》中孔子的“仁”的践行是个人的自觉行为,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今天,这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仁;孝;悌;忠;恕一、“仁”的涵义、从造字法的角度谈“仁”的涵义“仁”,从字的内涵来看,“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Rar$EXa0.366/javascript:;)。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仁”是这样 解 释 的 :“ 仁 , 亲 也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Rar $ EXa0.366/javascript:;)。从人二。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如邻切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Rar$EXa0.366/javascript:;)。”[1]通俗来讲左边是一个人字,右边则是表示数量的“二”,其实就是两个人。但对于“从二”为何就是兼爱,许慎并没有说清楚。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曰:“会意: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仁,以人意相存问之言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Rar$EXa0.366/javascript:;)。大射仪:揖以耦。注:言以者,耦之事,成于此意,相人,耦也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Rar$EXa0.366/javascript:;)。……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2]其意是说,古代劳动或参加社交活动,多是二人搭配,耕地、射箭、很多礼仪都是二人同时,即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观察人对于他人的态度,观察其品格。“相人,耦也”,“仁”的品德不是个人独处时可以发现的,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从自己的待人接物之中才能够观察出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因此从“二人”。这样,“仁”最初的意义就是对于他人的一种爱,不管是在古还是在今,“仁”所折射的这种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怀、照顾和尊重。(二)、从《论语》中谈“仁”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