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视野下保定市高等级公路管理对策研究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学术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推动河北省高速公路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对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经验,从协调、管理结构和技术三个方面,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发展提出了建议,为全面提升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保定市;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策研究;0 引言高速公路以其通行能力大、车速快、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等优势,逐渐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保定市高速公路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形势,京津两市的协作、政策利好以及国家扶持,为河北高速公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2]。本文对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经验,对高速公路管理对策进行研究,以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全面实现。1 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分析1.1 分布发展不平衡由于天津、北京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经济基础,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快于河北省,出现了河北路网稀疏,天津、北京相对密集[3]。由于三地区都着眼于本省市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出现省市间相接路线不能同步通车的情况,使区域之间的连通能力难以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浪潮[4],大大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河北省内也存在着高速公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北部和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缓慢,而中部平原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较快。1.2 管理投资主体分散(1)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为解决高速公路融资困难,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但是社会资本往往更加重视自身效益的高低,并不注重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给高速公路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2)管理处与股份合作公司。在不同的高速公路发展时期,两种建设运营模式都对高速公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管理模式导致路段间管理主体沟通不畅,导致区域内整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管理脉络。1.3 新技术发展效果差河北省高速公路在技术的创新、发展上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存在引进资金难以保障、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在科研领域,存在课题多、立项多,科技成果转化慢的情况,极大地影响高速公路的科技化发展。2 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对策分析2.1 强化三地协调2.1.1 协调方法(1)平等协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