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 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 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以应付纷繁 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 小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 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 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 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的情况,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 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 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 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 或比较谨慎,以此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 息的决策有用性,保护投资者和债券人的利益因此会计谨慎性原则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 财务分析过程中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 观臆断性等局限性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其如何得到正确运用成为 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谨慎性原则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所 采取的策略:不预计托管财产的增值在 19 世纪后期的英格兰,一些审计人员在企业破产后常受 到投资者的起诉,大部分诉讼的原因,是因为审计人员对 高估资产和收益的财务报告提供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一点被美国会计学家谢菲尔德在本世纪初注意到,从而 拉开了美国的会计界讨论谨慎性原则的序幕而对谨慎性原则的普遍关注,则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 大危机之后,人们认识到大危机之前粉饰会计报表(主要 表现为浮夸利润)的泛滥导致了各方面对经济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 个重要原因,至此谨慎思想的地位得以确立(李军 ,2006)国外文献对谨慎性原则的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谨慎性 原则发展的推动力量和谨慎性原则存在的支持证据两方面的《论会计原则》(ASOAP)指出:谨慎性发展的主要力 量来自:(1)人们的普遍想法:低估比高估带来更少伤 害(2)会计估计中乐观主义将导致更多差错;(3)政治、 经济与社会因素所导致的损失难以预见,对一些不利的可 能事项套用一个更大的模式会合适一些它认为,基于各种目的的合理储备应该坚持,但并不支持 、也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