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的叙事及象征意义摘要: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是一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美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但是详细解读这部作品会发现,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和经济问题,而且还隐含着一个深刻的民族意识问题,它深刻揭示出了美国神话的危害性,作品通过上世纪 30年代美国一群农民的漂泊生活,展现了人类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将从叙事方式和象征手法入手,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进行深入分析。关键词:《愤怒的葡萄》;叙事;象征约翰·斯坦贝克,美国著名作家,1940 年,他凭借其最为经典的作品《愤怒的葡萄》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1962 年,他又凭借《我们不满的冬天》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愤怒的葡萄》是斯坦贝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讲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群破产的农民背井离乡,远迁加利福尼亚的故事,主人公乔德一家和这些农民一样,在逃亡的生涯中不断遭人排挤和压迫,但是无论生活如何困苦,他们都没有放弃对希望的追求。这是一部反映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纪实文学。通过对乔德一家逃荒生活中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上世界 30 年代美国的社会现实,小说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着眼于结构的构思,从多个角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意象,使得了小说富有新意,独树一帜,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1、叙述方式独具特色 《愤怒的葡萄》结构非常独特,全书共分为 30 章,但是其中有 16 章是采用插叙的方式写的,占小说篇幅的五分之一强。在这些插叙的章节中,始终没有出现过乔德一家的影子。这些插叙章节首先是描述了人物活动的主要社会背景,并为读者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受难农民的悲惨生活。表面上看,这些插叙章节会打断叙事的进程,使得整部小说看起来似乎是四分五裂,会使初读作品的读者摸不着头脑。但是斯坦贝克巧妙地运用了集中方式,将这个问题化为无形,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文学技艺。首先,斯坦贝克采用情景重现法,让插叙中描写过的农民逃荒经历或者是一些细节在之后的文章中再次出现,与乔德一家的遭遇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第五章是插叙章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描写,一家佃农的房屋被一辆拖拉机切入,房墙被推倒了,整个小屋从地基上掉下来,向一边倾斜着垮塌了。一个手握步枪的男子死命地盯着这个那个驾驶者拖拉机强拆房屋的驾驶员。紧接着,作者在下一个章节的开头就重现了这一情景:桥的家的房屋倾斜着脱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