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1 第二章 BBS 论坛的介绍 ... 2 第三章 开发环境概述 ... 3 3 . 1 关键技术 ... 3 3 . 2 数据库技术 ... 6 3 . 3 VBScript 及 JavaScript 脚本语言 ... 7 第四章 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 ... 9 4 . 1 数据结构的设计 ... 9 4 . 2 系统结构的设计 ... 10 4 . 3 系统的综合要求 ... 12 4 . 4 系统的数据元素要求 ... 13 4 . 5 系统的逻辑模型 ... 18 第五章 系统主要功能详细设计 ... 19 5 . 1 基本算法 ... 19 5 . 2 ASP 网页数据库的连接 ... 20 5 . 3 ASP 网页数据库的操作 ... 22 5 . 4 ASP 网页安全性的实现方法 ... 25 5 . 5 在贴子中实现超文本信息输入和显示 ... 28 第六章 系统的运行效果 ... 32 6 . 1 运行环境 ... 32 6 . 2 运行结果 ... 32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33 致 谢 ... 33 参考文献 ... 34 第一章 绪 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技术迅速向着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单机版应用软件正在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支持网络、支持多种数据信息(多媒体)的新一代网络版应用软件,而目前网络版软件中似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趋势,一种是称为客户端——服务器的 C/S 结构应用系统,这类软件具有结构严谨,运行效率高,服务器端压力小,安全性好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局域网中。而另一种,也是本毕业设计所采用的,是称为浏览器——服务器的 B/S 结构应用系统,它的特点是在客户端直接采用了功能强大的浏览器软件作为界面,其优点在于软件开发效率高,客户端不受操作平台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网络传输量少,即适用于局域网,更适用于 Internet,而且投资小、见效快,用户可以不必进行服务器方面的投资,而是去租用,甚至是免费使用 ISP 的服务器资源,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型单位的青睐。Internet 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将充斥于军事基地内各种厂商的电脑主机互连,让它们可以进行数据交换以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于是成立了 ARPA 网络计划。ARPA 计划尝试建设一个网络系统,它可将各种不同厂商的电脑连接起来。随着这个计划的成功,各学术单位,研究机构也纷纷与 ARPA 计划所建立的 ARPANet 连接。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Internet 这个名词因势产生,它代表着这十年来所构建涵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