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采购需求估算1.需求估算结果中各个栏位的计算来源 1.1 各栏位计算公式:需求数量:满足条件区间的订单或 S/C 上的数量需求日期:来源单据上的预交货日现可用量=现有总数量-借出总数量+借入总数量+收料未验数量+验收单数量安全存量:产品资料里的安全存量估计入:① 采购单未进数量②采购建议书建议采购量与暂不采购的数量③借出未还数量估计出:① 订购单未进数量②出口 S/C 未转 Invoice 的数量③借入未还数量预估缺货量=现有可用量-需求数量-安全存量+估计入-估计出建议采购量:在预估缺货量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产品资料里中的最低采购量和增购基数。可分为如下情况:① 预估缺货量 >0时,代表该产品库存量满足订购数量,不需要采购,此时,系统自动将预估缺货量变为0,即不缺货,则建议采购量为0② 预估缺货量<0且|预估缺货量|<该产品的最低采购量时,需要采购,此时,建议采购量=该产品的最低采购量③ 预估缺货量<0且|预估缺货量|>该产品的最低采购量时,此时,建议采购量=最低采购量+增购基数的倍数(直到大于预估缺货量为至)例如:A产品,最低采购量 8,增购基数 3,预估缺货量 15,则A产品的建议采购量=8+3+3+3=17;可用量:可以分为以下情况:①当预估缺货量>0时, 可用量=预估缺货量;②当预估缺货量<0时, 可用量=建议采购量-|预估缺货量|后续结果中的现有可用量=需求订单的可用量+安全存量;预交货日=需求日期-产品资料设定中的安全天数;采购日期=预交货日-产品资料设定中的采购提前期;1.2 举例例 1: 产品 A,现有总数量 20,安全存量:5,增购基数:3,最低采购量:5,增购基数:3,安全天数:3,采购提前期:3订购单: 2024082401 A 10 预交货日:202408242024082402 A 15 预交货日:20240824 2024083001 A 10 预交货日:20240830采购建议书: 2024082401 A 5 预进货日:20240824采购单: 2024082201 A 10 预进货日:20240822收料单: 2024082301 A 10验收单: 2024082101 A 8借 出: 2024082301 A 10 预还日期:20240824借 入: 2024082201 A 5 预还日期:20240824估算如下:预交日期区间:20240824——20240824订单区间:2024082402——2024082402估算条件如下:计算:注意:估算日期区间(即预交货日区间)之后的单据要纳入后续结果中计算1.2.1 估算结果各栏位数值的计算需求日期:来源单(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