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24 年 2 月修订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进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法律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其中推举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 3 个级别 5 个等次,见表 l,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表 1 推举意见的证据分级证据等级定义I随机对比试验II-1非随机对比试验II-2分组或病例对比分析讨论II-3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比实验III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治作出正确决策,并非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该病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酒精性肝病的讨论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 5 年,折合酒精量男性≥ 40g/d,女性≥20g/d;或 2 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酒精量换算公式为: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 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 >2,有助于诊断。4.肝脏 B 超或 CT 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符合 l、2、3 和 5 条或 l、2、4 和 5 条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 1、2 和 5 条可疑诊酒精性肝病。符合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其临床分型诊断如下: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2.酒精性脂肪肝: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