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摘要:苏珊·桑塔格的长篇小说《火山恋人》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隐喻的历史小说。作者把火山所代表的美、激情和毁灭,与艺术、人性以及社会革命相互映照,借历史故事来演绎人间百态。仔细读来,仍可见到桑塔格夸张和跳跃的文风,如对叙事时序的多层次把握。本文试图用热奈特的时间理论分析《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旨在揭示桑塔格通过时间倒错和无时性叙述等手法表现她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关键词:桑塔格;《火山恋人》;时间理论苏珊·桑塔格是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声名卓著的公共知识分子。 比起她锋芒毕露的文艺评论,她的文学创作却较少为人关注。 其实她一直看重自己的文学创作,而她自己最满意的文学作品就是《火山恋人》。《火山恋人》的情节取自历史史实:18 世纪末英国驻那不勒斯公使威廉·汉密尔顿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 第二任妻子埃玛以及埃玛的情人、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之间的情感关系,其中涉及法国大革命背景下那不勒斯共和派革命和民众暴乱。 此书一经出版即登畅销书榜,对该书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 我国研究者们或从文化诗学的视野探究其中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契合,或把该书作为桑塔格放弃先锋派写作手法、重返现实主义的证明,或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其人物形象与叙事策略。 与桑塔格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小说也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可能。本文试图基于热奈特的时间理论来分析《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顺序,分析桑塔格如何引导读者从现在回到过去,又如何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而将形式与意义的世界合二为一。一、倒叙的表现倒叙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事后叙述。根据追述与第一叙事时间在时间跨度和幅度上的不同,热奈特又将倒叙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外倒叙”。其时间起点和全部时间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起点之外。就《火山恋人》来说,整个叙事就是一个外倒叙。小说的开始是 1992 年某个跳蚤市场的入口,到处是衣衫褴褛、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时“我”出现了,很显然,桑塔格在刻意营造一幅历史景观。“我”站在通往历史的入口处遥望过去,试图从中“淘出宝贝”。其实也未必是什么真的宝贝,不过是自己所珍视的东西而已。时间问题在小说开始就被作者用叙述者的口吻提出来。忐忑不安的叙述者很快就从 1992 年的“跳蚤市场”来到了 1772 年伦敦的一次拍卖会。此刻,一老一少两个绅士模样的人出现了,他们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爵士和他的外甥查尔斯。叙述者由此展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