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论文 1、现实问题 1.1 体育公选课程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在对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做调查分析中显示,有近 30%的学生在体育公选课上不能自主选择。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进展,如今已是电子信息化、自动化教学。学生在体育公选课的选择上一律采纳网上报名。但在报名时却不能选择自己喜爱和爱好的体育项目,原因不一,或是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导致无法登录网站,亦或是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名额已满,结果被挡在门外。但无论什么原因,最终学生只能是放弃个人爱好,为修学分,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杨坤的“无所谓”。如若不然,系统过期将自动关闭,不予受理。这就使学生失去了自主的兴趣与爱好,最终只能是带着一种无奈,甚至是气愤的心理参加到大学体育团队中来。 1.2、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学时过少在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学时调查中显示,每学期有 36 学时的,有 30 或者 26 学时的。还有的 24 学时。而在 24 学时内,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以 24 式简化太极拳为例,其教学进度是:前 2 学时身体素养练习,然后每 2 学时(1 次课)教授一段(6 个动作),利用 8 学时讲授完全部课程,10 学时复习所学内容,再利用 2 学时进行期末考核,最后 2 学时机动。从进度上看,无论是在学生基本能力的培育上,还是在学生个性进展与主体地位的体现上,都失去了平衡,无法达到最终目的,致使学生在期末考核时不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甚至有的同学在考核中投机取巧、应付了事。1995 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全国人民“加强身体素养锻炼”。党和国家实行各种措施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2024 年 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为贯彻会议精神,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阳光体育”的浪潮,胡锦涛做出重要批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无论是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还是“阳关体育”,都是在落实“健康第一”、“促进全民身体素养”的指导思想。而对于我国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而言,仅仅 24 学时的体育课程非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自身需要,更加达不到党和国家所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所提倡的“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 1.3、期末考核制度不够合理化由于笔者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对期末考核的程序比较了解。仍以 24 式简化太极拳为例,期末考核时,3 人或 5 人一组同时进行,其间难免有的同学对所学内容没有完全掌握,这就出现那些没有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