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物流工程载运工具能耗与节能技术1.物流业进展现状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改革了流通管理体制和流通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了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较快的进展。物流质量有所提高,但物流效率有待改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进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另外,由于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 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通讯、谢频识别装置(RF)、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我国物流中心的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2.我国公路运输现状我国传统的物流运输主要集中在铁路、海运和航运,这些物流运输方式有利于远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但其成本高、时间长、灵活性差,很难适应客户的需求,与现代物流业的进展不相适应。而且,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铁路、海运、航空运输都只是物流的一个中间过程,其初始和最终都离不开公路汽车运输。现代物流业初始到最终的许多阶段都是靠汽车运输来完成的,可见道路物流运输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公路运输是主要使用气车,也使用其它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公路运输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实行“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货者门口直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公路运输也可做为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 200 公里以内。 在公路运输领域中,要达到货物流通时间短、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