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学位培育方案(081203)一、培育目标及要求 培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进展的计算机理论及应用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1、爱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掌握计算机应用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讨论、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二、讨论方向1、 数据挖掘方向本方向主要讨论海量数据中知识发现和在此基础上的算法讨论,以及在图像模式识别、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经济数据统计和预测等领域的应用。2、 生物信息学方向 本方向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特别注重在林木生物信息方面的讨论。3、 计算机检测本方向主要讨论检测过程中的信号的传输、转换、数字处理等技术(如信号的滤波、提取和增强,信号的压缩、估量、识别等),以及测试信号处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等。4、 计算机网络及通信 本方向讨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协议、性能检测、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以及编码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密钥管理等多种安全范围。设计有用有效的数据加密算法、数据编码算法、数字签名算法与密钥管理算法。本讨论方向培育具有坚实的数学与通信理论基础与实际技术,了解数字通信进展的前沿和动态,能较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成功构造具有良好性能的纠错码和密码,以适应我国数字通信高速进展的需要。5、 科学工程计算与计算机仿真本方向培育既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又具备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数学理论、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描写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实验讨论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现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科学讨论、工程设计、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等领域中。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讨论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 1—1.5 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 1 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在职硕士可延长二年。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硕士生总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其中 2 学分实践性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