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回顾有关运输产业营运绩效评估的相关文献非常丰富,各讨论间的差异主要系因评估指针的选取方式,以及采纳的绩效评估方法不同而产生。在评估指针的选取上,依评估指针层级的构建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立场」与「投入-产出-消费」二种概念形成初选指针集合。在绩效评估方法的使用上,可区分为「多变量分析」、「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 、 「 资 料 包 络 分 析 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 、 「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Fuzzy Synthetic Decision, FSD) 」 与 「 灰 色 关 联 分 析 法 (Grey Relation Analysis, GRA)」五类。本章第一节回顾形成初选评估指针集合的绩效评估概念与指针集合的组成内容;第二节则针对各绩效评估方法的特性与使用上的限制进行探究;此外,本文旨在探讨财务比率纳入运输产业营运绩效评估之讨论,鉴此,比率分析法(ratio analysis)的特性与其在绩效评估上的应用将于第三节中探讨。2.1 绩效评估之讨论概念与评估指针集合过去文献关于运输产业营运绩效的评估指针,不论在产生方式上,或是在评估指针集合的内容上,皆不尽相同。不过,许多学者先后提出初选指针选取原则以做为指针筛选的第一道关卡。兹整理 (王传芳、王国材,民 78;张有恒等,民 80;邓振源,民 79;蔡钦同,民 81;胡宜珍,民83;Fielding et al.,1985; Keeny,1982; Talley and Becker,1982; Tanaboriboon et al.,1993) 如下。一、具完备性(Completeness)。准则须能涵盖决策问题的所有重要特性。二、具可操作性(Operational)。准则于决策者而言必有意义,且可公开讨论。三、具可分解性(Decomposable)。可自高阶层分解至低阶层,使评估过程得以简化。四、具衡量容易性(Ease of Measuring)。期所选取之指针能便于衡量。五、具客观性(Objectives)。期所选取之指针系能以量化方式来衡量绩效,尽量排除主观推断之情况。上述五项原则仅能做为初选评估指针的初步推断依据,至于评估指针的产生方式,本文将之区分为二类。第一类系以不同的立场(营运者、消费者、政府单位、专家学者)做为初选评估指针的产生方式。蓝武王(民 72)以消费者的立场,将评估指针分为「路线因子(单位就业人口享有之路线数、单位公车旅次享有之路线数)」、「站牌因子(单位就业人口享有之站牌数、单位公车旅次享有之站牌数)」与「班次因子(单位就业人口享有之班次数、单位公车旅次享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