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摘要: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指出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在知识类、教学过程中的技能类、态度类和个人特质类等四个教学能力方面的现状,并从青年老师自身和高校两个层面出发对青年老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提出对策,从而实现提升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边远地区;青年老师;教学能力;对策 边远地区高校是指那些地理位置处于非中心化城市的高校,这类地区高校多半属于高职类院校。对于高职类院校来说,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承担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是青年老师。青年老师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如青年老师思维敏捷、接受新信息的速率快、具有创新意识等,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青年老师的不足之处。由于高职类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在高职类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中非师范类专业较多,于是相应专业的授课老师也多半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他们在大学阶段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这导致了他们的教学能力不足,因此,边远地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提升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 一、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现状 教学能力是老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校老师专业化进展的核心[1]。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包括青年老师的知识类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技能类能力、态度类能力和个人特质类能力等四个方面。首先,青年老师的知识类能力,它包括青年老师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及所教授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在知识类能力方面的现状主要体现在:青年老师自身教育教学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及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讨论、解决。其次,青年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技能类能力,它包括青年老师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调控与实施能力、转化知识的能力及技能操作的能力等方面[2]。边远地区高校青年老师在技能类教学能力方面的现状主要体现在:青年老师缺乏对授课内容的教学设计,课堂内容照本宣科,缺少创新性,对课堂突发事件缺少预见性和调控能力,不知道如何将教学内容根据合理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在知识转化能力上明显较弱等。这些现状都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效果差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再次,青年老师的态度类能力,它包括青年老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