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改革探究论文 车险市场空前活跃 苏州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当大地刺激了企业的购车热情,国家鼓舞汽车消费政策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更是使得苏州私人购车增速异常迅猛。2024 年苏州市私车拥有量达 21 万辆,同比增长38.8%,其中,私人轿车 4.6 万辆,新增 2.1 万辆,增长 85.4%,增幅居全省第 1 位。苏州汽车交易市场的繁荣和车辆运输业的进展为苏州车险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最现实的保险标的基础。目前,苏州市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有六家,分别是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天安保险、大众保险和华泰财险。六家公司中,人保财险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占据半壁江山,市场占有率为 51.57%。紧随其后的是太平洋和平安,它们分别占据了 23.47%和 16.92%的市场份额。其余三家公司由于规模小,且进入苏州市场的时间较晚,所以其市场份额均很小,其中天安为 5.09%,大众为 2.6%,而华泰则只占 0.35%。到 2024 年 9 月止,苏州全市累计承保车辆 137306辆,承保金额为 3784731 万元,保费收入达 3465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5%,远远高于 2024 年的增长速度。 车险市场发生了变化 2024 年是中国车险场的改革之年。从苏州情况看,一年来车险市场发生了一些新的重大的变化。 车险产品差异化。在密集竞争的市场上,竞争的主体不仅要使其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要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更有特色。因此,改革伊始,各保险总公司便根据客户的风险特征和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出不同的条款,这样一来,作为总公司分支机构的苏州各家保险公司一下子拥有了许多新的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在新形势下,苏州各公司根据新条款迅速培训员工,宣传产品,并结合苏州的实际开展业务,开拓市场。 车险费率市场化。各公司根据随车、随人、随用、随地域的原则厘定费率,例如,人保财险根据各地车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分为 A、B、C、D 四类,费率也因而产生差别。平安保险依据车辆所属性质、使用性质衍生出 7 张独立的费率表,同时在主险、附加险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引入了 12 项系数,实现了风险的完全量化。太平洋保险则设计了 11 大类 50 余个浮动项目。在新的费率框架下,苏州各家公司都分别作了相应调整,总的来说,机关单位用车(约占 30%)的费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营业性车辆(约占 30%)费率则有所上升,而对于私家车(约占40%)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情况,其适用的各种系...